但是,哈大早期是和苏联共建的。
陈涛:“会俄语?”
“会。”
“说两句。”
陆婉婉便用俄语说了几句,说的情况就是因为有病人伤口感染化脓了她才献出金疮药,目的也是为国分忧。
早些年大部分知识分子是学过俄语的,俄语有段时间是华国当时的第一外语,后来才改成全民学英语。
陈涛听陆婉婉的俄语说得非常流畅,相信她文化水平确实不低。
一时不知道拿她怎么办。
“即使你是大学毕业的,所学专业和医药研究也不搭,你了解这药里的成分吗?”
“了解,活血化瘀,止血消肿,医生,护士,你们不信可以进行实验对比,这药粉材料不便宜,要不是为了防止战士们的伤口恶化,我还舍不得拿出来用。”
陆婉婉从容不迫说完,两人发现她一点不带怕的。
“你是那个团的军属?”
“我男人正在前线战场上,暂且不和你们说他的名字,免得给他造成思想负担。”
陆婉婉怕他们打电话给霍凌寒,喊他来领人。
也怕别有用心的人趁他忙得不可开交,借此事给他穿小鞋,他年轻有为,未必没有人嫉妒羡慕恨。
一人做事一人担,不想让他分心。
见她不肯说出是哪个军官的家属,医生和护士立马用特殊目光打量她。
陈主任微眯眼睛,“你不会是个特务吧?”
这素质,这容貌气质,当特务很有可能。
他能想到,陆婉婉也能想到。
“我能找其他军嫂作证。”
刚好三团一个副营长的媳妇张秀兰路过,看见陆婉婉在这里,打招呼道:“小陆,你怎么在这里啊?我们还准备去炊事班帮忙做饭呢,你去不去?”
陆婉婉:“嫂子,我暂且去不了,医生护士喊我帮忙看护伤员呢。”
救治伤员比做饭更重要。
哪怕现在被医护人员质疑,但伤员缺医少药,不及时救治可能会没命或者落下终身残疾,影响的是一个个家庭的命运。
医生护士看她,一时无语,嘿,还真把自己当医学人士了!
不过,他们认识张秀兰。
卢瑜问她,“嫂子,这个也是军嫂?”
“是啊,昨天刚来随军的,可热心了,小陆是大学生,有文化的不一样哈,还能帮忙照顾伤员。”
“小陆,我先去炊事班了,你饿了过来找饭吃。”
陆婉婉朝她甜甜一笑,“好的,嫂子,你去忙吧。”
“走,去看伤员。”陈涛拿起药去一号病房查房。
眼见为实耳听为虚,这药有没有副作用,还是要亲自看伤员使用后的状态。
伤员们见陆婉婉安然无恙回来,都松了口气。
不过,陈医生和卢瑜却是面沉如水的神色。
对每张病床的病人挨个检查过去。
量体温,听心率,查看伤口。
没发现发热的伤员。
心率都很平稳。
伤口还处理的挺专业,消毒处理后才上的药粉,再换新绷带包扎。
这还不像是个新手的护理水准。
高材生,自然学什么都快。
陈涛再看陆婉婉时,脸色温和许多。
陆婉婉微微一笑,“陈医生,这疗效你看到了吧?”
陈涛点点头,问伤员。
“你们用过这种药粉的,有没有身体不适的情况?”
“没有不适,而是相当舒适,感觉疼痛都消退了大半,陈医生,你看我们现在个个生龙活虎的,估计三天后就能出院了。”
“嫂子,我们都感谢你给大家带来了好药,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挨过手术期。”
“陈医生,你们不要对中药有偏见,我们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,普通伤风感冒,小孩头上长毒疮也是用草药敷好的。”
第54章(1/1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